穿越九九

第201章 冬小麦

三个月的时间,脖子上的伤已经愈合,只有小腿的骨头还需养两三个月才能恢复。

“大人,咱们该回巴里了。”

三个月的相处下来,木秋对宋应知的态度完全改变。

当初为了修建这道防御城墙,即便一句话也说不出的情况下,宋应知躺在担架上也要陪着将士们一起坚持。

将士们不是工匠,对浇筑一事完全一窍不通,只能靠着宋应知一字一字的指导下进行。

火山灰混凝土开始浇筑的第一个月,这个男人每天睡眠不足两个时辰,木秋每次见到他时,他都在提笔奋力书写。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能说话后才得以缓解,但宋应知那股拼命三郎的劲,饶是程元帅来了都得多看两眼。

无他,这小子太能熬了,四十万将士日夜轮流来都是满脸憔悴,他倒好,每天睡眠不足三个时辰,人却比谁都精神。

他们不知道的是,宋应知在没穿越前,每天的工作量比这个还大,日夜兼程的不断写代码就算了,一有空就在看视频学习新知识。

公司每接下一个新项目就代表要开始攻破新的难题,对于加班,他早就习以为常,这才哪到哪,还能奢侈的睡上六个小时。

“昨日,巴里那边来了消息,今天种的棉花全部采摘完成,就等大人回去安排了。”

闻言,宋应知眼神微微一动,“那就收拾行李,今晚赶回去吧。”

虽然城墙还有一些收尾工作没有完成,但是棉花的事同样很重要。

进入到十月以后,边疆降温的速度很快,再过不久,大雪就要降临这片草原。

将士们过冬防寒的衣服该准备了……

这般想着,宋应知顿时归心似箭,忙杵着拐杖回营帐。

与程元帅作别后,宋应知等人简单收拾行李,御马疾速赶往巴里县城。

一行人赶了一夜的路,在第二天开城门前到达了城门口。

三个多月没回来,巴里县城发没多大的变化,唯一不同的是城中的百姓比原来多了一倍不止,城外开垦的良田也比原来增加数倍。

城墙周围的草原几乎已被开垦为良田,后来的百姓们,为了去更远的草原开垦荒地,直接就把房子建在了城外的草原上。

对于这些变化,宋应知属实没有想到。

“木秋,我离开的三个月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他不禁问道,这三个月来,自己一直专心致志的忙碌城墙的事,很少过问巴里。

如今看到草原上渐渐形成的村庄,叫他如何不惊讶。

“大人所有不知,你二哥的商队这几个月一直往返巴里与长安之间,为巴里购置生活必需品的同时还把咱们城的消息传回了中原。”

原来,得知宋应知要在边关修建城墙时,宋应明就想趁着这个机会,给巴里多吸引点人来。

于是,就让商队把在这里能免费分房开垦良田不需要银子的消息传回中原。

对于一个民以食为天的北夏朝而言,土地一直都是百姓的根!

放眼整个北夏,没地没房的人多着呢,不是他们不想有,而是因为没钱,就算是自己开垦荒地,也要拿钱去买山地才行。

所以,得知巴里不仅土壤肥沃、地势平缓,还能免费分房开荒地时,数以万计的难民乞丐纷纷赶往边关。

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没有户籍,但到了巴里后,不仅拿到了巴里的户籍,还分到了城内的房子!

再后来,来的人多了,城内的房子不够分,于是乎,百姓们就相互结伴,寻找适合落脚的地方盖起了土坯房。

这才慢慢地形成了先前这般规模。

听完来龙去脉,宋应知不得不佩服二哥。

“木秋,咱们巴里现在,多少人了?”

他激动问道。

“回大人,算上城外的百姓,一共一万余人。”

一万多?

宋应知瞳孔不由变大!转而变成惊喜!

“一万多人,足够了,足够了……”

有了这些人,来年开春就不用愁了!

“木秋,你现在赶紧传信回中原,给我运一批抗旱的冬小麦种子回来!越多越好,我要让巴里的百姓来年都吃上粮食!”

想了想,宋应知又继续道:“你传信给程将军,让他把他那里的草原也开垦出来,种上冬小麦,这样,来年的军粮就不用愁了!”

巴里的气候虽然更适合种植春小麦,但是冬小麦同样能存活。

到了春天,这片土地还得种棉花,所以宋应知决定今年就种上冬小麦,来年开春,百姓们就不用再去长安那么远的地方购买粮食。

对于木秋而言,他已经习惯了宋应知狮子大开口,他不动声色的应下,老老实实招来海东青把消息带回长安。

至于种子的事,亲军卫会和皇上自己想办法。

解决完冬小麦的事,宋应知这才满意进城,一路赶去衙门。

原以为巴里县少了他,两位年过花甲的县丞与主簿会忙不过来。

谁知这二位年岁虽然大,经验却也老道,不仅将城内打理得井然有序,连给百姓们规划的住所和开垦荒地的位置都规划得十分合理。

看完各事项账本,宋应知连连点头,毫不吝啬的赞道:

“二位大人果然是经验丰富!本官不在巴里的这段时间,辛苦两位大人了。”

县丞和主簿忙谦虚道:“这些都是大人之前早已做好的计划,我们只是按着大人嘱托行事。”

这马屁拍得宋应知哭笑不得,看着账本上的七十八万斤棉花,满意的同时又追问道:

“这些棉花的钱,可给百姓们了?”

闻言,主簿脸上的笑容一顿,尴尬的看着宋应知:

“县令大人,咱们衙门现在最缺的就是银子……”

这话的意思就是钱还没给。

四十八万棉花,除去税收的四成,剩下的六成一共是两万三千两银子。

“两位大人,今儿你们在城门贴个告示,让百姓们明儿去纺织厂拿银子。”

这棉花,明面上是替纺织厂收的,所以这钱,自然是得他二哥来付。

至于剩下税收回来的四成棉花,宋应知打算全给做成军大衣,送去给边关将士们抵御这个冬天。

穿越九九【chuanyue99.com】第一时间更新《种田不成,只好科举发家》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横空出世的娇帝君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离人终成相思意两次抛弃替身仙尊徒弟后他黑化了穿越三国:姐妹同心开局就报仇我能统御万鬼神偷为尊:逆天夫君,请别拽腹黑小阎王,带着剧透狗转世了穿时空的女将军换亲十年后,残疾死对头为我哭红眼修仙之我让剑圣入赘菜窖通古今我让落魄王爷反败为胜姝宠综影视之从安陵容开始当卷王我靠好运壮大家族哇!女总裁是皇帝寻找轮回的你养的面首成了摄政王,我被迫躺平我是主母,也是孟婆嫡妹抢世子?我嫁权臣小叔当婶婶身体互换,我被冷面摄政王赖上了重生大庆:咸鱼公主只想赚钱旅游表妹不欲攀高枝种田科举两不误,二人携手奔小康疯批奶娃又在虐渣渣快穿王牌系统生崽手册重生归来,王爷要娶吗悍女麴凰驭龙婿从冒牌上尉开始成为帝国皇帝这个修仙过于日常谬接瑶华枝诱梦侯府千金太娇软,禁欲王爷掐腰宠死遁五年,被初恋陛下抓回来穿越恶女称霸,专收恶人库房落在荒年崽崽很闲农门贵妻,离家四年的夫君成太子了穿成恶妇不装了,天灾将至赶紧逃闺蜜齐穿书,太子将军成弃夫快穿之好孕娇软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