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焘听取崔浩的建议,带领魏军回平城,养精蓄锐,待时机成熟就南下将那些被南宋占领城池收复。
听闻魏军班师回朝,很多百姓都去围观,一赌皇上的英姿。玉儿将消息告诉姚梦琪,玉儿知道姐姐一定很想见拓跋焘。
“真的吗?”姚梦琪激动地问,一边跑到铜镜前整理容装,“玉儿~你看我头发乱不乱啊?”
“不乱不乱~姐姐我们再不去,说不定就要错过了。”玉儿提醒道。
对啊~姚梦琪拉着玉儿冲了出去,熙熙攘攘的街上都是围观的百姓,姚梦琪好不容易才挤到了前面。
远处浩浩荡荡一队人马,为首的人正是拓跋焘,脸上挂着胜利的微笑,高傲中带着无人可敌的华贵气质,微微上挑的双眸坚定而自信,眸中流转的光芒犹如晨星的碎片,璀璨明亮。
紫色的纱袍上刺着两条银龙,腰间的白玉锦带随风飘动,一副王者归来的大气。
姚梦琪的双眸对上拓跋焘寻寻觅觅的眼神,心里的喜悦溢于言表,拓跋焘玉指一挥,浩浩汤汤的部队停了下来。
拓跋焘温柔的看着姚梦琪嘴角勾起,朝姚梦琪伸出手示意她上马,一时间所有的人都屏住了呼吸,没想到他们的国主会有如此温柔的一面。
队伍中却有一人眉头微皱,崔浩深知拓跋焘的心思,可是人总是身不由己。
这一切都像梦一般,幸福来得如此突然,姚梦琪迟疑了一下,心想所以才要紧紧抓牢。
姚梦琪将手搭上拓跋焘的手,忽然觉得身子被一股风带起,淡粉色裙边划过一道完美的弧线,待她反应过来却已是稳稳坐在拓跋焘身前。
柔和的阳光洒在两人身上形成一道完美的光环,人群中不断传来一片片叫好声,就连身后的士兵也挥动手里的兵器叫好,声音此起彼伏。
拓跋焘微微朝前凑了凑,姚梦琪可以感觉到耳旁呼出的热气,脸上不觉已是绯红。
“我喜欢你秀发的味道。”拓跋焘调侃道,随即挥动手里的鞭子。
拓跋焘还记得曾许下的承诺,他要姚梦琪成为他的皇后,与他相伴到老。
金碧辉煌的朝堂上,这是大胜而归的第一次上朝,拓跋焘决定询问一下众群臣的意见。
“后宫主位一直悬空,朕想问问众爱卿对立后一事有何看法?”拓跋焘提议道。
“臣以为应当选贤良淑德之人,想必皇上心中已有了想法。”王华问道。
拓跋焘笑道:“朕确实有心仪之人,不过她只是普通的百姓。”
皇上当众邀请一民女一同骑马的事早已传得沸沸扬扬,朝中的大臣已早有耳闻,据说此女子医术精湛。
“臣以为不妥。”崔浩站了出来。
拓跋焘眼光沉了下去,崔浩一向知晓他心思,为什么要阻止他呢?更何况姚梦琪是他的义女,如果姚梦琪成了皇后也是崔府之幸。
“为何不妥?”拓跋焘询问道。
“臣认为皇后之位非赫连贵人莫属,夏国距离平城甚远,需要大量兵力管制,加之皇上刚刚御驾亲征灭掉夏兵,处斩了赫连定,想必现在夏国必然人心惶惶,虽然夏国的残余势力已铲除,但是毕竟还是有不少贵族残留势力,如果皇上立赫连贵人为后,那么夏国便可顺理成章归入我北魏。”崔浩字字珠玑,直击要害,得到朝中大臣的纷纷认可。
加之崔浩随拓跋焘征战,在军事指挥上从未出错,总是神机妙算,令很多人对他的话不得不信服。
“臣也认为赫连贵人是合适的人选。”
“是啊~为了北魏的江山社稷,还请皇上三思。”
……
朝中所有大臣一致同意立赫连贵人为后,令拓跋焘气愤不已,可是崔浩的分析不无道理,可是如果立赫连嫣儿为后,那么岂不是就要失信于姚梦琪。
“朕身体不适,容我再考虑考虑,退朝吧。”拓跋焘冷冷地说。
朝中大臣见皇上似乎有些不悦,加之皇上的脾气令人难以捉摸,大臣们只得纷纷退下。
崔浩还未及出门就被常喜公公叫住了:“崔尚书~请留步~”
“常喜公公有何指教?”崔浩问。
“皇上想请您一聚,特命我来请您。”常喜公公笑道。
湖心亭中拓跋焘品着茶,一边摆弄着棋子,待崔浩出现便挥手命宫人下去,只留下他和崔浩。
“师傅,这里没有别人,我们来下盘棋吧。”拓跋焘抿嘴一笑。
“好啊~”崔浩拂袖而坐。
“我执雪玉,师傅执墨玉可好?”拓跋焘问,崔浩微微点头。
一颗雪玉棋子落入棋盘,不带一丝声响,香炉腾起袅袅青烟,一颗颗玉石落入棋盘之中,两人静默不语,却仿佛心神交流。
最终拓跋焘将手里的棋子握在掌心淡然一笑道:“师傅果然是技高一筹。”
虽未到最后,可是胜败已定,拓跋焘知道这一局还是师傅赢了,可是在他心里只有姚梦琪是皇后的人选。
“棋才下到一半,是皇上承让了。”崔浩谦虚道,“老臣知道皇上请我来应该不是仅仅为了下棋吧。”
“关于立后之事……”拓跋焘知道师傅的话和判断从未出过错,可是他不想对姚梦琪失信。
“是为了梦琪吧,皇上应心怀天下,而不应为了儿女私情弃江山于不顾,您忘了您身上背负着一统天下的重任了吗?”崔浩继续道,“如果皇上真的喜欢她,纳为昭仪,亦或是贵妃也未尝不可。”
红日从翻滚的云海中升起,阳光穿过云雾撒过宫殿阁楼,万丈红毯显得格外刺眼,群臣分为两列缓缓步入殿内等候。
今天是个重大的日子,空悬已久的后宫之位究竟花落谁家,拓跋焘将在今天郑重昭告天下。
重华门吱嘎一声~缓缓打开,幽深的甬道走来一直浩浩荡荡的队伍,为首的女子婀娜的身姿惊艳所有人。
赫连嫣儿身着正红色宫装,身着玫瑰红滚金丝阮烟罗,下身着玫瑰紫色长裙长及曳地,一头青丝梳成云华髻,头戴九鸾凤钗,其后发端垂下凤涎流苏金步摇,繁丽雍容,身后跟随者几十名宫女朝大殿走去。
此时的赫连嫣儿清楚地记得昨夜发生的事。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