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起来了,韩休心情不错。
李阑青直勾勾地盯着他的侧脸,想通过他现在的模样回忆起他小时候的长相,可惜如何都想不起来。
“怎么了。”韩休尽量控制着要上扬的嘴角,这么久了,勇敢探出一步居然就有好收获。
“我只是在确认。”李阑青丝毫没有觉得她现在的眼神有什么问题,“你转过来一下。”
韩休乖乖转过来,心中带着期盼,任由她肆无忌惮打量着自己,对他来说能完全享受她的目光,他荣幸之至。
从眉弓到鼻尖,从眉毛到嘴唇,完全就是一个陌生人。
好特别的眼神,像破败庄园里一潭化不开的死水,静谧又萧肃,原来是一个熟悉的故人。
盯着看了很久,李阑青依旧没有任何收敛,仿佛一直看着就能想起他小时候的长相,好似想起了一点,一张模糊中带着倔强的脸。
一直以来都是他在默默地关注她,韩休贪婪地吸收她的全部关注,他感觉血液都在沸腾。
李阑青终于挪开眼神:“难怪我没有认出你,你跟小时候长得一点都不像。”
若是再盯得久一点,韩休不敢保证自己会不会露陷:“很多人都这么说。”
上小学前,李阑青在乡下待的时间比较多,那时挺多玩伴,但韩休不在这个行列中,因为他很孤僻,基本都待在家里。
她记得他的人缘也挺差的,小朋友也不爱和他玩,因为他没有爸爸妈妈,因此还会欺负他。
但她不会,有时候婆婆会让她送一点东西到他家,李阑青就会主动和他说几句话或是玩一玩。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她回到城里上小学,此后过年放假才会回乡下。
她记得最清的一次是初一升初二的暑假,他唯一的亲人奶奶去世后,她跟着外婆去参加葬礼。
那时,村里的大人都说他天煞孤星,客死爸妈又克死奶奶。
奶奶去世后,整个家就剩下他一个人,那时他高一。
外婆和他奶奶的关系好,整个丧期外婆都忙前忙后,晚上也没有留他一个独自在家,而是邀请他来家里住。
因为婆婆的嘱咐,李阑青就很关注他、惦记他,并且一直跟着他。
等到丧期结束后,她就再也没见过他。
再一次见面就是高考前一天,他来送冰糖葫芦。
也难怪,外婆会麻烦他送东西,原来如此。
记忆之中他就很沉默,一如既往。
十几分钟,很快就到了高铁站,李阑青解着安全带说:“谢谢你送我来。”
“你们应该很快就出来了,我在停车场等你。”韩休说完之后又加了一句,“反正我也要回去。”
“好。”坐都坐了,加上老乡这一层关系,李阑青也没客气,摇着手机说,“那我们加一个微信,不然我找不到你。”
韩休期盼已久,原来想了很久的东西,这么容易就能得到。
紧绷的身体也因此松了不少。
在出站口,没等几分钟,在茫茫人群中,李阑青一眼锁定她的好舍友,并在她出站后第一时间迎上去,亲切地和她来了个大拥抱。
“啊,好久不见,想你。”
“我也想你,宝贝。”
互诉衷肠了一番,两人手牵着手一起去停车场。
李阑青看着手机上他发来的消息找车。
连双此时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尝一尝她惦念了好久的美食:“等会儿,我们就直奔那家羊蝎子店,自从去年来找你吃过一次,我隔一段时间就馋一次,这次好不容易来了,我要吃得尽兴。”
“放心,给你安排好了,不吃到肚子撑别提回家的事。”
停车场那么多黑车,而且她对他的车不熟,要找到得细心,李阑青带着她左拐右拐,终于找到了韩休的车,准确来说是他的人。
不知为何,去接她这一个举动,韩休莫名感到幸福:“我正准备去找你们呢。”
李阑青:“怕我们找不到。”
“有点,挺难找的。”韩休伸手去接她手上的行李,“把行李给我吧。”
男人走在前。
什么情况,连双好奇问:“他是谁,我以为只有你一个人来接我。”
“嗯?”李阑青说,“算的是上一个朋友吧,我外婆让他给我送东西,然后正好遇上你打电话给我,他就送我过来,就一起回去咯。”
“哦。”连双拍拍胸口,“吓死了,我以为他是你男朋友,我说你也没和我说呀。”
“不是。”
“他蛮帅的,身材比例也很好。”真不怪连双多想,“他走过来和你站一起蛮配的,不然我也不会认错。”
李阑青并没有把她的话放心上。
放好了行李,韩休问:“你们要去哪?”
李阑青看了眼座位,坐后座不礼貌,选择拉开副驾驶的门:“我发位置给你。”
一路无言到目的地。
下车后,韩休帮着把行李箱从后备箱拿出来。
“那就谢谢你。”李阑青从包里拿出一颗糖给他,“这个给你,下次请你吃饭。”
韩休把糖握在手心,把这句话记在心里:“好。”
2024年6月30日,天气晴,在线人数2591。
“今天我们吃羊肉。”李阑青说,“喜欢吃羊肉的请举手。”
【曹雪芹:羊肉好哇,杏酪蒸羊我喜欢吃。】
【宋·三郎:那必得是山煮羊。】
【苏轼:平生嗜羊炙,识味肯轻饱。没钱,吃吃羊脊骨也是好的。】
【宋·白露:金玉羹、酒煎羊。】
【宋·怜儿:羊肉好吃是好吃,就是有点贵了。】
【明·子谦:我看书上说,宋仁宗时期宫里每天都要消耗280只羊。】
李阑青表示:“看来,古往今来,羊肉都是餐桌上的一道好菜。”
聊聊天,李阑青开始专注于点菜:“羊蝎子火锅是必点的,配菜你想好要加什么嘛?”
连双:“羊肉片肯定要的,再来素菜吧,蛋白质够了,怎么也得来点膳食纤维,金针菇、娃娃菜、萝卜,吸汁的宽粉不能错过。”
“那好。”依据她的饭量,加上她好不容易来一次,李阑青肯定是想好好招待她,“那我们再来烤羊排、羊肉包子,这些够不够。”
“够,太够了。”连双说,“就是我们两个吃不完。”
“吃不完打包回去当夜宵。”
【宋·三郎:我没看错吧,这家店叫宋羊店。】
【唐·仲羽:这家店怎么了。】
【宋·怜儿:我们这里有一家叫孙羊店的,非常有名。】
【宋·三郎:听说像苏轼、刘永、晏几道、黄庭坚都去过,说得上是五星大酒楼。】
【宋·白露:大酒楼,要说樊楼没有人比得过吧。】
【宋·三郎:樊楼那可是正店之首。】
【明·子谦:我好像看过哪一本书上说,樊楼每天上缴的酒税就有二千钱。】
【宋·白露:我的妈呀。】
【清·叔跃:《水浒传》里,林冲、宋江、柴进不就进去过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