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穿越九九】地址:chuanyue99.com
可却也只认为朱温最多也就是葛从周等人的水平,朝廷要对付朱温还是有这个实力的。收拾了朱温,夺了他的地盘兵马,正好可以扩充朝廷的实力,同时也是杀鸡儆猴。
一切都悔之晚矣了,信任倚重的李克用反命丧李克用之手。他虽夺了朱温一半地盘,拿下陕虢和金商二镇,但算来算去,他这次谋划也没有赢,他没赢,朱温也没赢,就连田令孜也没赢,他们小看了李璟,李璟才是最大的赢家。
他虽夺下两镇,还策反了杨师立,可失去的更多,李克用死了,因此河东镇也丢了。朱温投田贼,使得洛阳东面的宣武,这个原本洛阳的屏障,现在却成了洛阳最大的心腹之患。甚至连许州也被朱温给吞了。更加危险的还在于,这场原本计划的杀猪行动只是一场迅速能够平定结束的小战斗,可现在,却成了一场乱战,长安和成都两个朝廷已经打的难分难解了,这下子一直在旁虎视眈眈的李璟终于可以坐收渔翁之利了。而山南的乱战,又使得长安朝廷原来好不容易拉拢过来的荆南、鄂岳、山南、湖南、江西等地,重新失去了控制。
李璟已经扫平了河北,拿下了太原,那锋利的爪牙已经伸到了洛阳和长安的面前,局势完全变了。
城门楼上的旗下,杨复光坐在轮椅里,一连串的打击,加上长期在外领军的奔波功累,让他染上了重疾,只是他原来一直在撑着,可现在,终于撑不住了。他不得不坐在了轮椅之上,连走都走不动了,一双病腿支在身前,浑浊的眼睛下面悬着深深的眼袋,连续几天失眠是因为身体的病痛还是接连不断的坏消息的打击,旁边的人无从得知。
两边的城墙上一队队的守卫正在警戒,越来越坏的局势,让城上的守卫越添越多,气氛也越来越紧张。
“不久之前,黄巢大军席卷而至,田令孜下令放弃了东都的防守,把兵马撤回了长安。而后,没多久又带着皇帝匆匆西狩,不战而走,将两京先后拱卫让与黄逆。送出去容易,可收复两京却花费了多大的艰难,两战长安,你都参加了,你当知道。”
王处存点了点头,长安之战他是永远难忘的,第一战,他差点把拿丢在长安城里。第二次,他终于报仇血恨,如今的官爵也正是以那次的收复长安之功而赏赐的。
杨复光拍了拍膝盖,浑浊的目光中透出一丝坚毅:“咱家不是田令孜,也绝不会拱手将两京让出,李璟既然咄咄逼人,不肯善罢甘休,那我们也只有奉陪到底,血战不休”
“血战不休”王处存和侍卫都头都忍不住高呼一声,神情中带着几分振奋,不管如何,他们都是军人,没有哪个军人愿意未战先逃,更何况,田令孜当年还可以逃去西川,而他们又能逃去哪里,逃去西域吗
“允贤,咱家打算让你领三万人增援河中王重荣,你可敢去”
王处存腾的站直身子,沉声道:“首战用我,用我必胜,请杨公放心,某誓死守卫河中,绝不放李璟南下南步,更不会让他们渡过黄河”
“嗯,很好”杨复光认真点了点头,若是有好的人选,他并不打算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他,可他环顾四周,身边实在是没有一个合适的人选了。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
想当初,朝中也是名将倍出,崔安潜、张自勉、曾元裕等等,可惜这些人如今都成了李璟的麾下重臣大将。就连李克用这样的悍将,也都死于朱温之手了。其余诸将,都是一镇节帅,就算眼下如今关头,可想调他们去抵挡李璟,只怕是根本没有可能。
等王处存告辞离去准备调兵遣将救援河中之后,杨复光又坐在轮椅上默默沉思了良久,最后他声音嘶哑着道:“叫掌书记过来。”
掌书记很快被传来了,杨复光道:“咱家要写几封信,我念你写。”
杨复光要写的第一封信,是给朱温的,不过这信既不是劝降,也不是威胁,反而是一封打算和朱温抛弃前嫌,重新和好,以共同对抗李璟的书信。这让掌书记和侍卫都头都惊讶万分,没有想到,杨公居然会有这样的想法。而更让他们心中震动的还是不久前杨公才策划了一场杀猪行动,甚至一举夺了朱温两个镇和杀了朱温兄长,可现在居然还可以当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的写信给朱温,说要抛弃误会,不计前嫌,大家一起联手。掌书记一边写一边想,朱温怎么可能答应这样的提议
不过第二封让他们更加的惊讶,第二封信是写给田令孜的,同样是要求和好,联手共同对付李璟。而且杨复光甚至拿出了相当大的诚意,他把刚策反的杨师立又给抛弃了,承诺只要田令孜同意共弃前嫌一起对抗李璟,他愿意把杨师立人头送给田令孜,并把东川镇重新还给田令孜。
掌书记的手腕悬在那里,笔尖几次都没落下去,他有些疑惑的抬头看着杨复光,觉得杨复光有些病急乱投医,或者说是不是彻底的病糊涂了要不然,怎么可能还要去和朱温和田令孜他们联手
杨复光平静的道:“按咱家说的写,一字不差的写下来”他知道掌书记在想什么,可他没有疯,也没有糊涂,而是完全清楚眼下的形势和处境。李璟太强了,长安已经难以抵挡,如果这个时候还和朱温、田令孜继续斗下去,朱温田令孜他们一时不会有事,长安朝廷却是马上就得亡了。联吴抗魏,这是唯一的出路,杨复光相信朱温和田令孜也能明白的了眼前局势。。
第1011章倒戈相向
乌云低垂,暮色下仿佛随时要压跨城楼,风再起,却已经显得潮湿凉快。杨复光依然留在城楼上,面朝渐起涟渏的宽阔护城河,亲卫们将他的晚膳给传到了城楼上,身为长安朝廷最显赫的双杨之一的天下兵马都监军兼枢密使兼左金吾卫上将军的他,晚饭只不过是一个咸鸭蛋,以及一盘瘦肉炒青豆,外加一碗紫菜汤,加了两根葱和两张煎饼,再简单不过。他的食欲不好,只吃了一点就吃不下去了,又喝了一杯温过的黄酒,他喜欢这种酒,特别喜欢温酒和筛酒这两道手序,且喜欢自己动手,但今天这项饮酒前的爱好,却不得不由侍卫都头替他完成,他已经虚弱的连这样的小事都干的很吃力了。
喝过温热且加了草药在里面的黄酒后,钻心的冷疼痛感终于消失,他难得的感觉到久违的舒爽轻松。在夜漆黑前,他在轮椅中沉沉睡去,侍卫都头将他推下高高的城楼,返回到了城内的杨府。
杨复光虽然镇守控制着洛阳,但他并没有住在宫中,相反,他封存了宫城,派兵把守,并不许兵民百姓闯入宫中,将洛阳宫保护完好。就连他自己,也只是住在洛阳的外城而已。侍卫都头推着他穿越高大的朱门,曲折的廊坊,经过一排雕纹的梁柱,穿越优雅的月门,来到最里面的正屋,时面有一张铺着鸭绒床垫的大床,侍卫都头将他从轮椅中抱起时,感觉轻如无物,他又轻瘦了不少。他摇了摇头。对着憔悴的主上轻声叹息。
亲自把他安置在床上躺好后。高大彪悍的侍卫都头却如一只猎一样轻灵的退出来。他的房间就在杨复光卧室的旁边,杨复光的这间内院,外面层层把守,但小院子里却只有他一人守卫,任何人都不得擅入,擅入者死。杨王相信他,而他却不敢轻信任何人。秦藩的刺客天下无双,无数的枭雄上将。曾经在睡梦中被他们割掉了首级。
他并没有休息,只是从床边拿出了磨刀石和一块抹布,然后打了一盆水,走到了小院里的梨树下,开始认真不紊的干活。
他开始磨家伙,他的武器是一把宣花大斧,外加两把短柄双刃战斧,以及两把小手斧,凭着这五把斧头,他还有一个五斧上将的浑号。虽然他这五斧上将从来没有离开杨复光身边去单独统领过兵马。但他这五把斧头却曾经饮过许多人的血。有些是奉杨王之命,有些是那些想对杨王不利之人的血。他从沿有把自己当成什么都将。将军,他一直把自己当成是杨公最贴身的卫士。自从二十年前,杨公在河南忠武许州城外一伙马贼手上救下当时还只是一个樵夫的他起,他就发誓,这辈子都要用手中的斧头守护他。二十年过去了,他手中的从当年的那把砍柴斧变成了如今的一套五把犀利的宝贝,但他当年的誓言从来没忘记过,始终如一的守护着杨王。
田安一边磨着斧子,一边想到了杨公。杨公的病并不是突然而来的,其实他看的出,杨公这几年一直在拼命的为大唐奔走,殚心竭虑,特别是自从去扶立寿王长安称帝之后,更是没有片刻停息。这一次的病发,只不过是以前透支了太多心血,如今一起爆发了而已。他清楚的感受到,现在每次抱杨公时,他那越来越轻薄的身体了。他的身体已经完全跨了,就算他一直撑着,可也很难撑过一个月了。
他记起当年他还没有跟随杨公的时候,那个时候他的父亲病重去世之前的那段曰子,也跟杨公一样,每曰看着瘦下去,很快就形销骨立,最后便只剩下皮包骨,整个人都不到五十斤。
等到五把斧头都先后磨过,甚至连双刃斧两边的斧刃都锋利到能用来刮胡子时,田安才开始把家伙收起来。大斧插在树下,两把双刃斧放在廊下身体两旁,两支小手斧则插在了腰带上。然后,他开始闭上眼睛,盘腿坐在杨公门前的走廊上。他有一手盘着腿坐着睡觉的本事,甚至是半睡半醒,只要有一点动静,他就能惊醒。
哪怕这里是洛阳城内,他也绝不改变他的习惯。
夜并不宁静,急风夹带着骤雨,猛敲打着夜幕下的天地。
洛阳城阙天中起,长河夜夜千门里。
夜正黑,雨正密,风正紧。
杨守亮徘徊在洛阳城东三门最上面的上东门城楼上,一身铠甲披挂整齐,肩挂披风,难掩此时心中的起伏激荡。
杨守亮的心腹属下孟雨等校尉,皆一样的披挂整齐,个个面色凝重的守在上东门上。
入黑关闲城门之后的这段时间里,杨守亮已经在城门楼上不知道绕了多少个圈了,绕的他的一群手下越发的紧张起来。
哗哗的雨越下越大,却也使得今夜上东门的形势越发的特别,所有的声音都被雨声所掩盖了。
真是天助我也杨守亮忍不住想道,不多时,城下雨中突然一支马队奔来,在雨声中显的若隐若现,杨守亮紧张的探头观望,果然见到了约好的灯号,心中大喜,连忙挥手道:“快打开城门”
两队守军冲进雨中,绞起了铁闸和吊桥,又打开了钉着大钢钉的两扇巨大的城门。
在雨水中,一支大部队自东出现,全副武装,向上东门走来。
为首者,却正是黄昏时才入城讨得出战军令的义武节度使、侍中王处存。他骑在马上,向杨守亮点点头,彼此目光交错而过,各自无言。王处存笔兄弟王处直及手下大将等一行便率部进了上东门,在雨声的掩护下,一直保持着不急不缓的速度,笔直的向西前进,他们的目标是南靠着洛水。西靠着洛阳宫城的归义坊。归久坊里的太平寺旁一座府第。如今正是杨复光的府第。
这支兵马足足走了有小半个时辰,才进完城,杨守亮估计了下,王处存兄弟起码拉了一万人入城。这些人定然都是他们这几年所带的那支兵马,早已经成为了他们私军的原西川神策军。
兵马进完后,杨守亮又挥手让部下缓缓把城门关上。
他还在恍惚之间,王处直兄弟却已经率着前锋赶到了归义坊门前,只听得坐骑嘶鸣。然后是守卫在归义坊前的守军来回奔跑呼喝,在雨中显得有些沉重压抑。
这个夜晚选的很好,大雨掩盖了王处存他们的动静,直等他们到达守军面前突然发难时,对方才反应过来,可是已经晚了。杨复光手下兵马不算少,可他不久前刚带着这些兵攻陕虢,打金商,拿下数州十几县地盘后,也不得不分兵把守。这次匆匆回到洛阳。还有许多兵马摆在了武牢与龙门这些关隘之地。洛阳城这里,本就没多少兵了。一部份驻于城外,其中王处存那支人马就是其一。另一部份驻于城内,可也分守九门,以及皇城和宫城等诸地。
谁也料不到王处存和杨守亮二人勾结在了一起,突然来了这么一出雨夜入洛阳。
守卫归义坊的是杨复光的亲军,一支精锐,但再精锐此时也被打的措手不及,损失惨重。王处存兄弟一路上不断滚滚推进,归义坊的卫队一个个的倒下,后退。
雨夜里,洛阳城内乱战,王氏兄弟率本部兵马胳膊上系着白毛巾,拿着刀枪乱杀,直冲杨府。一路上,归义坊的杨氏卫队,已经横七竖八的躺了一地,变成了尸体。零星还有几个人在厮杀,但王处存已经领兵直冲府内。
王处直这时则带一部兵马沿街向南,守住了洛水河上的几座石桥,封锁了洛阳南面和归义坊的联系。王处存则直攻杨府,侍卫都头田安几乎以一人之力死死拒守,坚固的府门在无数兵器下摇摇欲坠。门外的王处存举刀指挥猛攻,何安一身铁甲在身,如巨人般守在门后,怒喊道:“王处存,杨王平时待你不薄,对你信任有加,何以不报赏识之恩却反以为仇”
“识时务者为俊杰,通机变者为如今天下大势已明,某不忍心看着天下百姓再因杨氏兄弟个人私利而陷于水火之中。顺应潮流,承接天意民心,这才是有识之士当所为者。田安,何必顽抗到底,螳臂挡车只用何都头能够顺意军心民意,王某他曰原在秦王殿下面前为你保奏一番,不失一番荣华富贵是也”
田
《晚唐》转载请注明来源:穿越九九chuanyue99.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