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穿越九九】地址:chuanyue99.com
第
28
章
吕布觉得,王允既然让义女献舞,肯定是有几分意思的。
他把身子往前倾了倾,心不在焉的摸着酒杯,一双眼睛直往貂蝉那边瞟。
一曲舞罢,貂蝉仪态万方地行礼,擡眸偷看了吕布一眼,随即妩媚娇羞地退出厅堂。
吕布久久凝望着佳人的背影消失的方向,心神犹如春潮一般荡漾了片刻,才勉强恢复常态,心直口快地问:
“令嫒可曾许了人家”
王允有些诧异——这样毫无城府的武将,是怎么混成关内侯,奋武将军的不过心思单纯一些更好,不怕他玩阴的,用着放心。
“小女尚未许配人家。她心气高,当初在宫里被其他女官戏弄,因此希望未来的夫婿是当世豪杰,人人称赞的青年英雄,最好还有爵位。让她扬眉吐气。”
吕布一听,这标准,就差指名道姓地说貂蝉看上他了。自从斩杀董卓,他就是百官称颂的英豪。关内侯的爵位,仅次于列候,也算是一只脚踏进了贵族圈子。
他朗笑着站起身,挺起胸膛,拍了拍王允的肩膀,
“你看我怎么样是否般配”
王允被拍得一个趔趄,有点嫌弃吕布举止粗俗,不识礼仪,然而为了执行先帝的遗诏,他必须拉拢一些军方的人。最好是手中有兵,本身的实力也足够强大,但脑子不太灵光,容易被利用的武将,吕布是最合适的人选。
“将军相貌堂堂,骁勇善战。小女国色天香,良配。”
把吕布打发走,王允独自走进书房,关上门窗,将先帝的遗诏拿出来,又看了一遍。有这封遗诏,袁绍鼓动大将军何进召董卓带兵逼近洛阳的行为,就显得没那么愚蠢。相反,袁氏真是好算计。
先前董卓丢了官职,从廷尉诏狱里出来,一穷二白,是袁隗将他辟为掾属,再度啓用。因此董卓一直以袁氏的门生故吏自居。逢年过节,都要给袁氏送礼。
按理说,如果外戚和宦官两败俱伤。京城附近最强的一支武装又是袁氏的门生故吏——董卓的军队。京城内兵力最强的也是袁氏,那袁氏必定执掌大权。
只不过人算不如天算,董卓居然是个野心不小的,来到京城以后打算单干,反客为主,并不听从袁氏的调遣。袁隗完全傻眼,他终究是棋差一招,被荀彧夺取辅政大权。
王允冷笑一声,四世三公,也未必都是名副其实呢。
*
香篆袅袅,香雾氤氲。
贾诩回头,荀太傅修长的身影映在照壁上,仍然保持着送别的礼仪。对待像他这般不起眼的阶下囚,也能温文尔雅,折节下士。
这显然不是像有些官员那样虚伪又敷衍地做做样子,而是刻入骨子里的教养,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善意。
贾诩心说:世上还有荀文若这样的人,这世道便不算太坏。
他是来自西北的孤狼,一向奉行明哲保身的行事准则。只要不影响到他的人身安全,无论上司犯多大的蠢,留下怎样的隐患,他通常都不会多管闲事,大不了看着上司作死,再换一个上司。流水的势力,铁打的毒士,贾文和不带怕的。但这一回,他难得破例,多嘴提醒了一次:
“文若,近日京城闹虎妖。”
荀彧听得一头雾水,各种疑难案件,包括离奇灵异事件,都是廷尉府应该操心的事。为什么要特意说给他听荀彧想追问一句,贾诩却已经走远了。
“喵~”
华南金渐层歪着头在荀彧的膝盖上蹭一蹭,它被喵伍带大,没有半点百兽之王老虎的威风凛凛,还经常喵喵叫。
荀彧若有所思,沉吟片刻,去廷尉府找郭鸿。
没想到此刻的廷尉府门庭若市。韩融,荀爽等颍川书院的先生,还有郭嘉,郭图,荀攸,钟繇,韩馥,辛评等人都在。
荀彧辅政,先帝制定的那一套卖官鬻爵的制度自然是淘汰了。百官都默契地不再提起。
先前司徒,司空,大鸿胪等官职出缺,陛下让百官推举合适的人选。荀彧没有发表意见,因为百官提名的人,基本皆是汝颍名士,多少都和荀彧有点关系,他需要避嫌。
最终,荀彧的六叔荀爽被推举为司空。王允被推举为司徒。韩融韩先生官拜大鸿胪。韩馥担任御史中丞,戏璕升职,入尚书台五兵曹……
朝堂上的汝颍士族,又顶了半边天。
荀彧隐约觉得这不是一件好事,月满则亏,盛极必衰。然而这种现象短期内不可避免,因为除了洛阳,就属汝颍地区经济繁荣,学风昌盛。
比如颍川四万士,不管具体才能怎么样,至少受过多年的教育,看起来文质彬彬。就算是滥竽充数的,长年耳濡目染,写个公文也没问题。所以高官都喜欢招募几个颍川士子当幕僚。反观贾诩的家乡西凉武威郡,连四万个活人都凑不出来,这要怎么竞争
人口基数的差距,以及教学质量的参差,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追平的。因此荀彧以政策引导为主,鼓励州郡长官兴办学校。同时细化举孝廉,茂才的标准,争取做到公平公正。至于其他的事,要等那些地方的人才成长起来,再进一步调整。
反正先帝积攒无数财宝,现在都归荀彧打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由官府出面赈灾,安民,建城,修路,办学堂,免费提供优质的粮食种子,出租新式的农具,以及耕牛。不仅是京城,各州的情况都渐渐好转。连黄巾残部的人数也在持续减少。毕竟,能好好活着,谁想过刀尖舔血,朝不保夕的生活
迟早都会好起来。
荀彧依次向几位先生行礼。
韩融摆手:
“免了,免了。现在是房屋着火,去喊邻居帮忙救火,哪有工夫作揖登堂文若,等你这一套礼仪流程走完,房屋也烧没了好吗”
荀彧将问候的话咽了下去。
荀爽附和道:
“没错,是这个理。都火烧眉毛了。奉孝,你继续说。”
郭嘉眨眨眼,暗戳戳地给荀彧比了一个手势——十万火急,刻不容缓。
他继续分析最近发生的几件事,声音带着一种说不出的磁性魅惑。
荀彧一开始不太适应,他这两年和郭嘉见面的机会很少,感觉一转眼的时间,昔日的少年郎,就长成了清隽萧疏的士子,立在那里,犹如芝兰玉树。直到郭嘉背着手,在几位先生看不见的角度,对着他比划。那种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
郭鸿的眉心皱了皱,
“最近宫廷传言,王美人生陈留王的时候,梦见背着太阳行走。而且她不想被何皇后针对,偷偷喝过打胎药,照样生下一个健康的小皇子……这些五花八门的流言,究竟有什么用意”
郭嘉轻笑一声:
“附宝看见一道电光环绕着北斗星,生下黄帝。刘媪发现身上趴了一条蛟龙,于是生下高祖(刘邦)……”
郭鸿脸色微变,示意郭嘉不要继续说下去。
这个话题也不必再说,在座的大多是聪明人,所有关于陈留王刘协的传言,无非是想说——陈留王出生的时候,伴随着各种神奇的异象,可见他与众不同,是要当帝王的命。
朝野之间,一直流传着先帝遗诏的事,然而蹇硕死后,何进特意派人去搜蹇硕的身,抄他的家,也没发现什么遗诏。传闻董太后被迫离开皇宫,直到被毒死,也不曾拿出遗诏。
先帝究竟有没有留下遗诏谁也说不准。
后来董卓入京,被吕布斩杀之前,曾经大声嚷嚷说接到先帝的遗诏,皇位传给陈留王刘协。
但董卓身上仍然没有找到遗诏。此事传得沸沸扬扬,是真是假已经不重要。这么说吧,如果刘辩能坐稳江山,这事即使是真的也只能是假的。如果陈留王刘协继位,这事纵然是假的,也会被当作真相。
韩融捋着胡须:
“那虎妖呢”
郭嘉慢条斯理地说:
“俗话说‘天下大乱,必有妖孽’。文若刚刚辅政,京城便闹出虎妖伤人事件,搞得人心惶惶。岂不是暗指文若的新政不妥”
洛阳异闻:虎妖能够在人与老虎之间,随意变幻。
西郊的村民抓到一头斑斓猛虎,关在笼子里。第二天一早再去看,一名头戴进贤冠,身穿官服的男子坐在笼子里,满脸怒气,说他有紧急公务在身,赶路的时候,被百姓关进笼子,耽误了太傅的大事!
哪里还有老虎的影子
众人面面相觑,村里唯一的文人壮着胆子问:
“你替太傅办事,总有文书为证吧”
男子伸手入怀,果然拿出一封文书,上边盖着荀太傅的印章,写着“急急如律令”。时下的紧急公文,末尾都会附上“如律令”,
“急急如律令”。据说律令是雷神身边的小鬼,跑得跟雷电一样快。
还真是太傅的幕僚。
村民赶紧七手八脚地打开笼子。谁知那男子重获自由,再次化作猛虎,连吃数人,又抓伤数人,才扬长而去。
荀彧听了这个故事,只觉得离谱——他的属官,腰间也会挂着官印和绶带的啊!什么时候能用文书证明一个人的官身了
编故事敢不敢有点常识
荀爽也回过味来,略微沉吟,踟躇道:
“按照天人感应说,
‘太尉主天,司空主地,司徒主人。’所以天象异常,日月星辰失序,天灾频发的责任在于太尉。山崩水竭,五谷不丰,六畜不兴的责任在于司空。君臣失和,百姓怨愤,国家盗贼四起的责任在于司徒。那二十几个郡太守同时上报,从六月到九月,大雨连绵不绝,山体崩塌,洪水成灾。是针对我这个司空”
郭嘉倏地展开折扇,浅浅一笑:
“所以,荀氏掌权挡了谁的路,谁就是搞事情的人。文若倒台以后谁能上位,谁很可能就是幕后黑手。但如今文若辅政,深得陛下的信赖。不似从前宦官专权的时候,单是牵强附会的谣言重伤,可动摇不了荀氏,应该还有藏在暗处的棋子。至少是个能掌兵的,还十分得文若的器重。假如……”
说到这里,郭嘉突然顿住。
荀彧在心中接道:假如执棋之人再狠辣一点,野心再大一些,玩上一出拥立新君。咱们这些颍川同乡,能保住项上人头,灰溜溜地滚出洛阳,就是幸运。陛下也处境堪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