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九九【chuanyue99.com】第一时间更新《夫君他总想和离》最新章节。
第一百二十七章
“证据?”太子被这句话弄懵了。什么证据?这是他心腹之人飞鸽传书汇报上来的,
就是真真切切发生过的事情。
然而,太子此时却不敢说出口,倘若他露出半点马脚,
只怕以前的事儿都得被捅出来,那才是得不偿失了。
大皇子似笑非笑的表情,仿佛就是对他刚刚的反击,
太子恨的牙痒痒,却又拿他毫无办法。
不过他却没有因此退让,只皱了皱眉道:“大皇兄,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大皇子表面上谦逊的拱拱手以示恭敬,心底却极为不屑,
“太子殿下,
身为一国储君,怎么能够没有真凭实据就胡乱诬陷边关守城之将?难道太子这是想要自毁长城?”
太子拿不出确切的证据,却也不想被大皇子给胡乱搅局,
乱了他的计划,当即据理力争道:“正是因为边关守城之责重大,所以孤才会重视。要知道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如果崔七七安分守己,
没有任何过失,又岂会有这样传闻出来?此事事关重大,崔家军镇守边关,如果主帅通敌卖国,
那么我大周门户大开,届时戎夷趁机南下,
只怕连京城也都岌岌可危,到那个时候,
可就悔之晚矣了。这样的后果,大皇兄你能够承担得起吗?”
面对太子咄咄逼人的质问,大皇子皱了皱眉头,正待反驳,却听见皇帝斥喝一声道:“够了,不必再作争论了,此事朕已经知晓。”
“……”太子闻言一顿,没想到皇帝竟然是这般淡然的态度。难怪朝中沸沸扬扬,父皇竟然不闻不问。
“父皇?您这是?”太子试探性的问道,不明白父皇为何是如此态度。
然而,边地实际的境况,皇帝乃至朝廷中的大臣对此确是一无所知。
八皇子得到指示,这才站起来,笑着温声道:“太子殿下,您所说的崔七七通敌一事,确为不实。因为崔七七与戎夷三王子会谈之事,是禀报过父皇,父皇亲自谕旨同意过的。”
太子越想越是心中忐忑,小心观察了皇帝的眼色,却看不出任何的端倪来。又联想到最近在父皇面前甚为得宠的大皇子,便更加心有戚戚。他做了二十多年的太子,一着不慎便满盘皆输,从云端碾落成泥,他不敢想象这样的日子。
碰巧?谁会信?
原来早在几个月前,崔七七便送了一份边关的详细调查文书进京。
崔七七的这份调查文书被八皇子呈上来,皇帝沉默良久,才又让人宣召了户部尚书前来。
边关与京城到底相隔甚远,边关驻军首领一向都喜欢报喜不报忧,除非戎夷有重大军事动作,或者自家军备粮草告缺,才会上书朝廷,请求朝廷出兵出粮等等。
“什么?怎会如此?孤怎么没听闻过有此事?”太子心中诧异,这样大事情,身为太子的他竟然半点不知情,令他有些惊慌失措,这样是不是代表了父皇不再信任于他?
怀疑的种子一旦发芽,便一发不可收拾。谁都知道,他这个太子,所有的权势都是建立在皇帝的信任下的,如果被皇帝所厌弃,他的太子之位,随时都可能不保。
不过两人这个时候都没有出声打断八皇子的话。因此,八皇子继续娓娓道来。
古往今来,被废除的皇太子又不是没有。
皇帝看向八皇子,朝他示意道:“老八,你同他们说说。”
他思绪千回百转,就听八皇子温润的声音,“太子殿下,此事的确事关重大,因此崔七七上报之时,便没有惊动任何人,满朝上下,也就户部尚书知道此事。”
大皇子此时心中也是惊涛骇浪,如八皇弟所言,太子与他都不知道,为何八皇弟能够知道?
他的目光扫过八皇子,八皇子笑着朝他点点头,继续道:“弟弟也只不过碰巧赶上这事儿,因此才略知一二。”
户部尚书一直兢兢业业,这次听到皇帝宣召就苦了脸。不用多说也知道是为了什么,因为每次皇帝找他,不外乎就是为了钱袋子之事。
因为这些年大周内忧外患,国库早就空虚,哪怕他精减节约,不该花的钱,他一分也不敢乱花。然而,即便如此精打细算,依旧改变不了国家没钱的事实。这一点他不止一次的跟皇帝诉过苦,皇帝也不是不知道,只是知道归知道,这是谁都没有办法的事,即便皇帝也只能发一通邪火出出气。
这次皇帝宣召,户部尚书也是做好了被骂得狗血淋头的准备的。不管如何,皇帝只要开口要钱,那就是两个字,没有!
户部尚书进御书房的时候,倒是没有想到八皇子也在。也不等他行礼完毕,皇帝便丢下一份文书给他,让他仔细看看。
户部尚书一脸莫名其妙,这还是第一次皇帝找他时第一句话不是找他要钱。这让他提着的心放下了一半,等接过文书,随意瞄了一眼,竟然是什么边关调查。他心中一咯噔,放下的心当即提到了嗓子眼。
边关来的准没好事,这些军大爷,除了成日里开口要粮要钱还能有什么?即便不情愿,他还是打开仔细看了起来。
一开始他还皱紧了眉头,到后来,他的眉心舒展开来,甚至脸上有了几分喜悦之色。
这份文书,不仅说了边关目前的现状,更是提出了几个解决的方案。前面有几条,在他看来有些天方夜谭,根本不可能。然而,他的目光落到了最后——互市交易?
“榷场?与戎夷做买卖?”户部尚书摸着胡须亲不自禁脱口而出。
这种事情不是没有过,前朝也是有先例的。其实吸引他的不是这个,而是榷场成立之后的好处。
上面说了,只要榷场成立,互市贸易开通,边关驻军将一切的军备粮草开支自理,不会再开口跟朝廷要一文钱。
看到这里,他心中立马舒坦了。边关驻军成日里就知道要钱粮,当朝廷的银钱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么?每年军费开支,就占了朝廷收入的一多半,关键这群兵油子,什么功劳没有,还一天到晚怨天尤人。
现在好了,朝廷省下了这笔开支,对他对朝廷而言都是一件天大的好事。至于将来边关将领会不会拥兵自重,不听朝廷调遣,他倒是不担心。朝廷有朝廷的法度,大不了以后朝廷可以学太宗变革,派朝廷心腹之人监军即可。
总而言之,只要不打他钱袋子的主意,怎么都好。
所以,对于崔七七文书中的建议,他是举双手赞成的。
皇帝原本还有些疑虑的,可是想到国库吃紧,这无疑也是一条出路。
而户部尚书分析利弊后,也颇为赞同,加上八皇子也说可以先试试看,又不用劳民伤财的。如果真如崔七七所言,那对朝廷来说省下一大笔开支,可以做很多有利于民生之事。
皇帝此时想的却不是民生之事,而是他一直心心念念想要建一座园子避暑。
这事儿已经拖了好几年了,每次皇帝只要一提及,户部尚书要么便哭穷,要么便脖子一梗,反正他是拿不出钱来建园子的,要钱没有要命一条。每每将皇帝气得吹胡子瞪眼的,却又没有办法,总不能为了一座园子,将户部尚书给砍了吧?这样一来,跟昏君又有何区别?
现在真能省下一笔钱来,户部尚书总没有理由拒绝了吧?
老八的话也有道理,先试试看,又不用朝廷操心,弄得好朝廷省心,弄得不好,到时候再追责便是了。
于是各有心思的几人便统一了意见,未免朝廷因此震动,闹出事端,皇帝决定此事秘密进行,等以后有了成效,即便揭露出来此事,也是生米煮成熟饭,叫人无可奈何了。
八皇子也很满意,一切都在他们的预计中。
太子和大皇子此时听来,脸色都阴晴不定。
大皇子倒也没什么太多的想法,只不过见到太子吃瘪他就高兴了。而太子的想法弯弯绕绕更多的是忿忿不平,父皇既然将他撇开行事,那就说明了父皇对他信任不再。
有个与他不相上下的大哥,下面还有其他出色的弟弟,太子这个位置也不是非他不可的。
太子看了一眼老八,只见他笑得坦荡,似乎并没有其他多余的心思,可是人心隔肚皮,谁又能说得准他心中是怎样想的?这件事情将崔七七和八皇子牵连在一起,难道不是老八别有用心?
他用最大的恶意揣测,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能坐以待毙,实在不行,他也只有早些准备动手了。
(本章完)
天才一秒记住【穿越九九】地址:chuanyue99.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