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蒋游拍拍他的肩,
“七姑娘那里,我理解你的想法。不管她来此的目的为何,我认为先观望为好。”
薛城点点头,
目前也只能这样了。国公爷在天之灵,希望能护佑他们这些崔家军残部吧。
而与此同时,边关各个驻军的将军听到崔七七的消息,
很是骚动了一阵子,都派出探子纷纷前去打探这个消息真假。
等到确定消息之后,有人皱眉深思,想知道其背后深意,朝廷此举是何意?是还看重崔家,
还是想借刀杀人?
也有人哂笑一声,
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不过一个京城贵女,娇生惯养的,估计来了也待不了几天就会吃不了苦头回京了,
真不必浪费时间在她身上。
风尘仆仆急行军的崔七七并不知道,她还没有到边关,就已经引起了各方的关注。
她手中的五千人马经过长途跋涉急行军,已经比刚出京城时好了不少,
看上去人马都皮实健壮了许多。
这群人一开始叫苦不迭,到后来习惯了。也没整出什么幺蛾子来,这让一直提着心的宋连舟总算将心放回肚子里。
“七将军,我们已经到了崇定州的姚城地界,
再过去凉城,阜城,
就到了明陇关邺城地界了。”
宋连舟对于边关的地形很熟,不用看地图已经知道了大概的地理位置。毕竟他以前跟着国公爷在边关征战,
可以说闭着眼睛都能知道这里的地形地貌。
这群人是皇帝赐下来的,她怎么能说放就放过呢?毕竟有了这群人,她才好明目张胆的跟朝廷要粮要物啊。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崔七七想了想,“派出探子四处打探,我们走到这一步了,戎夷小股军队劫掠抢夺的多的是。不管会不会遇上,该有的准备工作还是要有。”
崔七七想要将这些人练出来,感觉就像是痴人说梦。与其寄希望于这些人身上,还不如将边关那些无父无母的孩子集中起来,从小培养。不仅能给这些孩子一条生路,以后带出来之后还能如虎似狼打仗凶狠。
“十天半月啊?如今已经入秋了,想来戎夷这段时间也是在边地活动频率最高的时候。”
从京城来的几千人,从小就生活在富贵乡中。虽然他们也听说过边关之地苦寒,可是没有亲眼见过,到底难以想象,如今实地见到,竟是一个个都惊讶于边地的荒凉。
虽然之前崔七七杀鸡儆猴处理过一批人,可是,到底是治标不治本。这群人本性难改,依旧京中老爷们习性,他看着也是一个头两个大。
一想到他们即将在这样的地方要待上几年,说不定一辈子都回不去了,他们一个个脸色都发苦起来。唉!他们现在回去还来得及么?
这些建议他都已经找崔七七说过了。只不过崔七七认为培养这些孩子是可以进行,但是这跟她训练这群人不冲突,以后到了邺城,两者可以同时进行。
崔七七要留下这些人的心意已决,他也很无奈,只希望这些人不要闹出什么幺蛾子来吧。
当初奉国公之命回京,从未想过还会回来。今日跟着七姑娘重回故地,让他心情起伏不定。
这些日子一路行来,宋连舟已经对这帮子人无话可说了。这帮人马哪里像是当兵的料,要他看来,回去当少爷公子还差不多。
这点不用崔七七说,宋连舟自然会安排下去。他看了一眼身后的人马,忧心道:“七将军,这帮人,你真要留着?”
“还有多久能到邺城?”崔七七直截了当的问。
说起来到了崇定州就算是到了边关之地了,只不过越往西走,就越是荒凉,破败。而临近西边戎夷地界的城池因为年年受到戎夷的滋扰掠夺,更是荒芜萧索。
宋连舟点头,“按照以往的经验来看,的确如此,不过,他们基本都在樊城,燎城那一带,因为那边地形平坦,是骑兵的最佳选择。而邺城这边有明陇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又有崔家军驻守,所以他们一般不会舍近求远跑到邺城这边来。”
宋连舟面无表情,只能硬着头皮应了下来。
崔七七当然知道宋首领的担忧,笑了笑,“放心吧,我尽力而为,如果实在不行,到时候我也不会强留。不过现在嘛,倒要劳烦宋首领帮我好好盯着他们,只要安分抵达邺城就好了。”
“以目前的行军速度来算,十天半月便能到了。”
既然来了边关,想要再过上好日子是不可能的。想要活下去,那就得拼杀,不然就只能像羔羊一般,羊入虎口了。
这些事情,这帮人可能现在还不知道,因为他们还不知道边关的残酷,还不知道戎夷军队的凶悍残忍。等他们知道了,付出代价了,她就不信这些人还能像如今这般混吃等死。
想到这里,崔七七脸上露出一抹算计的笑容来。
晚上扎营休息,帐篷里的人挤到一堆,也能取个暖来着。反正冷得睡不着,他们索性开始没话找话说起来。
“咱们这是越走越荒凉了啊,你们说还要多久才能到邺城啊?”有人裹了裹身上的褥子,感叹的说道。
这鬼天气,这才几月啊,一到了晚上,就已经像是寒冬腊月的天儿了,晚上还能冻到睡不着。这要是在京城,他们还能穿着单衣出去跑一趟。
真不知道真到了寒冬时节,边关的人该如何过冬啊?
“谁知道呢,听说邺城还要往西,在最接近戎夷的地方。想想看,这里都已经这样了,邺城还不知道破落成什么样子。”
“妈的,要知道这里这么荒凉,我哪怕是装死也绝对不会跟着过来啊。看看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我要是待上一年半载,非得把我逼疯了不可。”
谁说不是呢?京城好好的福不享,被发配来这里,到底是心有不甘。
“唉!能有什么办法,谁叫自己不如人呢?不过,你们往好处想一想,人家贺校尉都来了,你们还有什么不甘的呢?你们的家世,能比得过贺校尉?我可是听到一个小道消息,人家贺校尉本来有办法可以不来的,可他偏偏来了,你们知道为何?”
贺寅那是侯爷府的庶子,虽然是庶子吧,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身份也是他们这些人不能比的。
对于贺寅为何会来到边关,众人心中也是有各种各样的猜测的,只不过不敢拿到明面上来讨论罢了。
现在有人提出来了,大家眼睛一亮,都好奇的看向他,有人等不及出声问道:“为何?”
那人洋洋得意卖了好一阵关子,最后被催促着才说道:“人家贺校尉可不比我等,他是有志气的,来到边关主要就是为了赌一口气。”
赌一口气?众人不明所以,“侯爷府要啥没有?贺校尉便是见天儿的花天酒地,寻欢作乐那侯爷府也财大气粗能供得上。他赌什么气?就算赌气也不该来这边关活受罪不是?”
“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不然怎么叫小道消息?得了,得了,我告诉你们,贺校尉之所以来这里,是想要立军功,将来平步青云,飞黄腾达。”
这话一出,有人唏嘘,有人却不信,嗤笑道:“你这话骗谁呢?还平步青云,飞黄腾达,侯爷府已经是人上人了,再努力又有什么用?”
这话也有道理,众人都附和着点头。
“嘁,不懂就不要说话,侯爷府再尊贵又怎么样?贺校尉不过是个庶子,只要有嫡子在,侯爷府以后还不都是嫡子的,能有他庶子什么份儿?要是嫡脉仁慈,还能留在侯府中享荣华富贵。可要是嫡脉不仁,将庶出的全赶出侯府那也无可指摘。”
众人恍然大悟,难怪了,原来如此。
“这么说来,贺校尉是为了自己将来打算,这才来边关的?”
“可不就是嘛?你们想想,在京城卫戍营能干什么?京城世家子弟那么多,只要有一点晋升的机会都会争得头破血流,哪里还能轮得到身份地位低的?贺校尉在京城卫戍营,一个小小的校尉便已经顶天了。”
这是实话,众人对此深有同感,都不由点点头。他们在卫戍营,说出去是挺风光的。可是谁都知道,他们早就已经晋升无望,唯一能做的也就是掰着手指头数日子,浑噩度日。领着那点军饷,仅仅够养活一家人罢了,想要发达,这辈子是无望了。
“所以啊,贺校尉的眼界看得远,知道在京城没指望了,所以才把握机会,趁着陛下选人来边关之际,他便也趁机想来边关建功立业。”
“虽然说是建功立业,可是这里的条件恶劣,还有戎夷军队的凶悍。要是有个万一,岂不是……”
“啧啧啧!富贵险中求听说过没有?你也说万一了,可要是真立了功,回京之后会有怎样的荣耀你想过没有?可不比京城混吃等死的强?”
众人不语,心下已经开始盘算起来。是啊!只要立了功,回去之后可就不是一个小小的校尉了,便是陛下禁卫军也能有希望进去。那可是天子亲军,能进去就能光宗耀祖了啊。
如果自己也能立功,是不是回京之后也有机会晋升?
想到这里,众人的心也都热了起来,不为别的,只为了将来为儿孙谋一副家业。
“咳咳!睡吧,既来之则安之。至于建功立业什么的,谁知道有没有这个命。”
一句话将众人蠢蠢欲动的心思浇灭。
(本章完)
小说推荐:《无限恐怖之这个中洲很叛逆》《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金手指是深宫老嬷[红楼]》《白衣披甲》《大清话事人》《大道朝天》《历史人物的现代生活》《长生家族:从开枝散叶开始》《北宋穿越指南》《落崖三载后》
穿越九九【chuanyue99.com】第一时间更新《夫君他总想和离》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