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穿越九九】地址:chuanyue99.com
高府——
诸葛翊赶到高府时,高晋刚刚送走商怡回来。
“翊护法,麻回散之事可有头绪了?”
诸葛翊:“阁主的意思是,商怡误服了麻回散,现下已然打草惊蛇,下药的人多半近日不会再动手。那人既不想伤你性命,就证明你还有被他们利用的价值。也许......你这儿有什么让别人惦记的东西。”
高晋回忆着当时房中的情形,一脸不解:“我记得我冲进屋时,房内并没有被翻动过的迹象,商怡也说,自她和江月跟着婢子溜进屋后,再没有其他人进去过。那些人究竟想从我这儿得到什么?”
诸葛翊不着痕迹地瞥了眼周围洒扫的婢女,故意了音量:“阁主说,这东西极为重要,既然高将军无法妥善保管,便交由窥星阁保管吧。”
见婢女们依旧埋头做工,诸葛翊继续高声道:“不过此次你定要好好感谢崔浩大人,若不是他向阁主禀告,说那日来你府上时,瞥见有人鬼鬼祟祟进入你房间,阁主怎能未卜先知,刻意留你在西房论事,不放你回房?”
“崔浩?他......”高晋一愣。
高晋话未出口,便看到诸葛翊一双眼睛划过笑意,嘴角微微上扬,因此会意,顺着诸葛翊的话说道:“是,卑职定会好好感谢崔大人。”
一婢子放下扫帚,匆匆离去,脸上闪过得意。
窥星阁内——
“你让我说的,我都告诉高晋了,你可猜到那些人想要何物?”诸葛翊靠在段尘椅子上,双臂环抱。
段尘:“开国圣皇帝杜勃,也就是当今皇上的祖父,当年在建立华国时曾借兵于玟国,并与玟国签订一纸文书,约定四十年内华、玟两国不兴战事,休养生息。除此外,还有一约定......”
段尘皱眉,神情凝重:“另一个约定是,若将来华国想从玟国借兵,只需拿着这纸印着华、玟两国皇帝圣印的文书,玟国便必须借给持文书者七万大军。但有一个要求,便是华国要割给玟国十分之一的土地。”
“什么?!”
诸葛翊惊得转过身,一下子抓住段尘肩膀,一脸的不可置信。
当年成败在此一举,杜勃是在万不得已之下才与玟国签订这个文书,若这纸文书落入奸人之手,定会掀起轩然大波。
段尘看着诸葛翊,点头道:“就是你想的那样,圣皇帝也知道这文书是玟国的计谋,可危难关头不得不允。圣皇帝担心此文书被有心人知道后会危及江山和百姓,就仅仅告知了当时的高老爷子,就是高晋的祖父,并让其世代守护这纸文书,不被奸佞之徒盗走。”
诸葛翊深吸口气,正色道:“照你所言,有意盗取这文书的最大可能便是北朔王,可他怎知道有这纸文书的?不是说圣皇帝只告知了高老爷子吗?”
“高老爷担心高家子孙出现背主之徒,恐难当大任,便于临终前将此事托付给了师傅,一旦高家子孙动了邪念,必不得已时窥星阁可以转移走文书。至于北朔王如何知晓此事......本座还无处得知。”段尘起身,摇头道。
诸葛翊似有困惑,蹙眉问道:“可高晋似乎并不知情。”
段尘:“本座昨日拜会高伯父(高晋父亲),高伯父说,如若事发,只有高晋不知道此事,才能确保他不会将文书泄漏,这样无论乱臣怎么严刑威逼高晋,都能确保文书的安全。高伯父嘱托我在其过世后再将此任务交托给高晋。”
诸葛翊眼中满含敬意:“高伯父不愧为一代忠臣。”
忽然想到文书,诸葛翊忙道:“既已有人想抢夺这份文书,那你打算怎么做?不如直接禀告圣上缉拿北朔王。”
“不可。”段尘眼中划过冷冽,“圣皇帝并不想文书之事被皇族知晓。况且,此事虽北朔王嫌疑最大,但却不一定是他所为。以他的性子,段不会接受如此卖国条件。”
段尘一肚子疑惑,凭着现有的这些线索,的确北朔王最有嫌疑。
可依照北朔王的性格,接受这种卖国条约又不像他的作风。
是他?
还是另有其人?
思索片刻,段尘看向诸葛翊:“你去给高伯父带个话,请求将文书从中裁开,以两国印玺为界,一分为二,一半仍留在高府,另一半交由窥星阁保管。”
“不妥!”诸葛翊连忙拒绝,“文书岂能随意剪裁!”
段尘一脸凝重,道:“非到万不得已,本座定不会让任何人使用此文书。你无须担心损坏了文书会影响它的效用,此文书在玟国还有一份一样的,由皇室传承,玟国巴不得华国用此书借兵好坐收渔利,就算有些损毁,玟国也会承认它。”
诸葛翊一脸纠结,低头咬咬牙,终是下定决心,“好,我会向高伯父解释清楚。”
脑中忽然晃过一事,诸葛翊看向段尘:“对了,你让我在高府说麻回散之事是崔浩告知你的,是想让他们内斗?”
段尘不置可否,往后一靠:“左右他崔浩最近总得出入高府,正好送他些麻烦。”
诸葛翊后退一步,连连摇头:“啧啧,你倒是乐善好施。”
段尘挑眉,嘴角勾起一抹笑。
“本座赠人万般苦难,生者犹俯拾地芥,亡者必万劫不复。”
普州——
杜仪风和梁潇孟刚刚下轿,普州太守和都尉孙绪就迎了上来。
“臣等恭迎王爷。”
云笼远岫,缥缈若絮,日光倾洒飞檐,杜仪风只觉得身心舒畅。
“在北朔呆久了,竟忘了外面还有这样好的风景。”
孙绪上前躬身道:“这普州是商贸要道,可热闹着呢,赶明臣陪着王爷、王妃去逛逛。”
杜仪风含笑看着来人:“你与本王是故交了,何须如此客气。”
孙绪领着杜仪风等人向院中走去,边走边道:“能得王爷赏识是臣之幸。您这几日便在臣府上将就下,王爷车马劳顿数日,还是好好歇息,臣晚些时候再来打搅。”
“好。”
杜仪风点头,心中格外满意。
不知是感慨于普州的繁荣景象,还是期待着等了十五年的安都相见,杜仪风嘴角始终带着笑意。
晚膳后——
孙绪向杜仪风房间走去,一路上满心惊忧。
在杜仪风抵达普州的前两日,孙绪全家忽然都出现腹痛之症,紧接着就来了一自称为窥星阁长老的人,说要想家人活命,仕途安稳,就得全听他安排,去离间北朔王和崔浩。
孙绪并非愧疚于自己要背叛北朔王,而是担心自己稍有不慎惹怒了窥星阁。毕竟自己选择主子是择利而从,没什么道义可言,什么忠义都是虚的,唯有名利来得实在。
来到杜仪风房门口,孙绪深吸口气,叩了叩房门。
“王爷,臣孙绪有事同王爷相商。”
杜仪风打开房门,一身淡蓝色祥云长袍,看起来心情甚好,“王妃去同尊夫人闲聊了,孙大人但进无妨。”
入座后,孙绪拿着茶盏,放下举起、放下举起,透着一股子焦虑。
“孙兄可有什么为难之事?但说无妨,本王或许能尽绵薄之力。”杜仪风见状不禁询问道。
孙绪放下茶盏,做出满脸犹豫之态,似是斟酌再三才道:“王爷,有一事我本不愿提起,怕伤了王爷和崔校尉的情谊。”
杜仪风闻言一愣,神色有些阴郁:“崔浩?本王也听说了,崔浩升了官,顶了高晋的位置。”
孙绪见状添油加醋道:“王爷就不怀疑么?近来常有流言,说崔浩得以升迁,完全是窥星阁授意,听说高晋抱病向皇帝告假,直接举荐了崔浩。崔浩明明是王爷您这边的人,窥星阁又一向与王爷不睦,又为何......”
杜仪风默默不语,拿着茶盏有些出神,片刻才回过神来:“还有呢?”
孙绪见杜仪风眉宇间带着怒意,不着痕迹一笑,轻叹道:“唉,微臣也只是听说,好似崔浩是因为什么玉佩才得到窥星阁的信任。不过这窥星阁的确效率高,立马就升了他的官。也难怪,崔大人多年不得晋升,想出这种忘恩负义的办法也是难免。”
杜仪风登时一股怒意直冲头顶,忙稳住心神,逼迫自己冷静下来,好细细分析。
杜仪风还记得当时他派人去安都盗取段尘玉佩,以求调动西川五万军队。可崔浩送来的玉佩却是被调包过的假玉佩,当时杜仪风只认为这是段尘阴谋,并未联想到崔浩,今日一想却觉得其中大有猫腻。
孙绪混迹官场多年,看尽了世人的脸色,现下杜仪风脸上任何一丝神情变幻都落在他眼中,一清二楚。
杜仪风并不是草率之人,他看向孙绪,正色道:“孙兄好意本王心领了,只是本王与崔浩多年好友,并不会因流言而轻易动摇。孙兄又是如何得知这些个流言的?”
孙绪知道杜仪风已对崔浩心生怀疑,此举不过是试探自己,因此直接道:“王爷是在怀疑臣挑拨?臣在普州多年,且不说无暇接触窥星阁,就算是给了机会,窥星阁又何必找我一才能平庸,手无兵权之人?孙某自认平庸,但一身傲骨、重情重义,既王爷怀疑,那臣便也没什么好说的。”
言毕,孙绪起身便要走。
“孙兄!”
杜仪风忙起身追了过去:“孙兄,本王失言,还请留步。”
孙绪微微转头,抱拳道:“王爷谨慎些也是应该的,孙某话已至此,不便多言,还望王爷能仔细想想。告辞。”
看着孙绪离开的背影,杜仪风缓缓跌坐在椅上,周身寒凉。
......
孙绪刚刚转过一个回廊,一黑衣人便上前拿着匕首直抵他咽喉。
孙绪惊得一阵冷汗,颤抖道:“大人,大人,小的已按照您的吩咐说给北朔王听了,您看那解药能不能......”
黑衣人冷笑道:“方才我在门外都听到了,不错,是个当叛徒的好苗子。这是解药,但只能顶这一个月的,只要你忠心于我阁,我会每月定期送解药来。”
说罢,黑影一闪,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孙绪无力地瘫坐在地,夜风习习。
《乱世萧潆传》转载请注明来源:穿越九九chuanyue99.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